【人民网】金融学教改实验班:携手美国名校 培养金融界精英人才
编辑:杨慧洁 时间:2018-06-08人民网重庆5月31日电 为提升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业高级专门人才,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要,日博备用联合美国密苏里大学,打造“金融学专业本科教改实验班”项目,聚合中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,为学生出国留学、国内考研、进入金融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,这一项目获得了重庆市第二届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奖。
“(1+2+1)+1”培养模式 打造两国三校学习空间
早在2013年10月,日博备用就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商讨联合举办“金融学专业本科教改实验班”项目。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方案?如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?学院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规划。历时近两年,最终敲定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,于2015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生。
而“(1+2+1)+1”培养模式,是指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考核的同学,将在大一时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,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同时强化语言、提高英语水平;大二和大三,将回到重庆理工大学接受精心培养;大四时,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个人理财规划核心课程,完成学业后将获得重庆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学位。
培养模式中最后的“1”则是指,同学们凭重庆理工大学前三年的成绩和美国密苏里大学第一年成绩,可继续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个人理财规划师硕士学位。同学们花一年时间就可以拿到个人理财规划师硕士学位,比美国同类硕士课程节省一年的时间和费用。同时同学们通过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考试,便可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(CFP)证书。
据了解,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(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)证书,简称CFP,是全球财资管理领域内最具专业性和公信力的资格证书,影响力遍及全球,得到全球财资管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。目前, CFP 持证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等金融行业。
人才培养接轨国际 塑造专业技能提升人格价值
去年,王浩宇同学在重庆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中,发现“金融学教改实验班”宣传资料,这让他格外兴奋。开学后,王浩宇报名并参加选拔考试,如愿进入金融学教改实验班,大一时便前往四川外国语大学交换学习。“川外学习英语的氛围很浓厚,英语这门学科可以分为听力、口语、写作、阅读、翻译等不同的课,针对性很强,对我很有帮助。”王浩宇说,他非常憧憬接下来的学习生活。
高照玥是2015年9月进入重庆理工大学的学生,她也是“金融学教改实验班”的成员。“学院的教学模式很不一样,小班教学、启发式教育、专门的口语外教、免费的托福培训。”高照玥说,专业课教材部分采用国外原文教材,或双语教材,专业课采用双语、或英语教学,“对接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,以后出国将能更快适应国外教学模式。”
除了优质专业课程教育,经济金融学院还重视强化学生人文精神。每年,学院都会邀请金融专家开专题讲座、让学生坚持参加马拉松锻炼心智、到邓小平故居了解伟人宏大的经济视野、登上歌乐山强身健体等,展示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对专业技能修养的塑造与人格价值的提升。
“什么是教育,教育就是使被教育者心灵丰富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。”日博备用谢非认为,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,其核心是人的培养,先成“人”,“才”的培养才有意义;教育既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,更要塑造学生的“三观”。
本科人才培优工程 为每位学子成长成才助力
除了“金融学专业本科教改实验班”,经济金融学院更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,“凡是进入学院的人,我们都要把他们培养成合格人才;愿意好好学习的同学,我们将其培养成优秀人才;特别优秀的同学,我们就要把他培养成拔尖人才,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,都生活在希望之中”。
2014年开始,学院启动“本科人才培优工程”,针对愿意学、想考研、想留学的学生,学院为他们配备一位指导教师,在专业、思想、生活上进行帮扶,进行有效指导,旨在培养“专业厚、人文强、三观正”的大学生。
去年5月,学院举行第四届(2017)人才培优工程师生对接会,123名学生与自己的培优导师建立联系,他们将一起为考研或出国留学而努力。作为上届学姐,已经被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录取的张罗瑞,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培优经历。
一年的经历让张罗瑞感受到,培优工程不仅涉及学习,更多的是人文关怀。“克兰菲尔德大学通知书里有自己的努力,更凝聚了指导老师刘新的心血。”张罗瑞说,刘老师了解每位同学的考研目标,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,更时常询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进行引导,“考研是条清苦和孤单的路,但培优导师的关怀温暖了艰难前行的人”。
据了解,学院秉承“学生的成长、成才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和价值所在”的育人理念,“本科人才培优工程”是学院优秀人才培养的名片,为培养“卓越金融工程师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近年来,参加培优工程的学生比例连年提升,学院的考研率、出国率大幅度提高。(陈琦 刘铖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