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【中国青年网】“志”在心中 “愿”在行动 这群青年温暖了旅人的心与路

编辑:王南甫  时间:2018-06-27

中国青年网北京35日电(记者 宋晨)“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,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,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,才会留下充实、温暖、持久、无悔的青春回忆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的寄语青年。

每年的3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,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。

有这样一群身影,他们用自身行动、自身经历感动着无数人,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,用真诚奉献着青春…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暖冬行动”志愿者。

春节期间,杜逍颖在重庆北站北广场的志愿者岗位上坚守,服务旅客。

18岁青年志愿者 第一次不回家过年

河南姑娘杜逍颖考进了日博备用,刚入学没多久,热爱公益的她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平时在学校经常利用周末参加爱心家教志愿服务,帮助学校附近小区的留守儿童。

215日,正好是大年三十,同学们早已都踏上了回家之路,但对于杜逍颖来说,她到车站并不是为了坐车,而是去服务坐车的人。

杜逍颖是春运期间重庆火车北站北广场的一名“暖冬行动”志愿者,她在出租车站点,举着“有困难请找我,我为您提供帮助”的指示牌,用温暖甜美的笑容和耐心细致的解答为乘客服务,扫去乘客脸上的疲惫。

从一开始,杜逍颖就知道加入春运志愿者队伍就回不了老家过年,但她没有任何犹豫,反而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最有意义,“因为志愿者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。”杜逍颖说。

按照安排,从212日至225日,除杜逍颖外,还有和她一样的10多位青年志愿者坚守在服务春运的岗位上。据重庆市春运志愿服务者总队队长张云杰介绍,春节期间,仅主城区就有由大学生组成、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480余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机场、火车站、汽车站、码头、高速公路服务区,开展春运志愿服务。

在开往宁波的火车上,祝福(右)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在做志愿服务前的准备工作。本人供图

接您回家 无问西东

祝福,是安徽阜阳站的一名“暖冬行动”志愿者。

从略显稚嫩的高中生到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志愿者,“暖冬行动”伴随了祝福大学四年的成长,也成为每一个冬天里祝福最骄傲的课外生活。

“今年你来不来?”“来!”每年临近寒假,网络上几句简单的话语,成为志愿者们彼此的约定。

在冬天里,最难熬的两件事情无非就是早起和酷寒。而“暖冬行动”往往都是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段时间进行,每天早上七点的集合时间也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。

四年里,使祝福不断坚持下去的,是“接你回家”路上的一个个暖心故事。

一次志愿服务的早会上,一名组员迟迟没有到达,本以为他是在偷懒,祝福不禁心中暗生怒火。

但这名组员来了之后,祝福才发现是自己误解了。

迟到的组员是工厂的一名工人,做志愿服务已经七年了,平日里工作任务很重,但每年的“暖冬行动”他从来没有缺席过。前一天晚上他是夜班,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服务,早上六点一下夜班,觉没睡,饭没吃,就急匆匆赶了过来。

“对于自己的工作,他从来没有主动跟我们提起,担心我们会让他回去休息而不能参加服务。”祝福说,“我为之前自己的误解感到惭愧和自责,也因这样的志愿精神而肃然起敬,直至现在还心怀感动。”

“接您回家”专列志愿者,是“暖冬行动”志愿者中任务最艰巨的。八百公里云和月,从宁波到阜阳,23名专列志愿者守护着“接您回家”专列上1200多名老乡回家的路。

在宁波火车站的候车大厅,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,“接您回家”的大军成为车站最整齐有序的队伍。排队、引导、安检、进站,连日的奔波使得志愿者们脸上露出一丝疲惫。

“在拥挤的人潮中,看到一个小姑娘冲着我笑,她对我说,谢谢你们啊,回家真好!”祝福说,一句“回家真好”,瞬间化解了我们身上的疲惫。

“在最近广受好评的电影《无问西东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,听从你心,无问西东。”祝福说,“希望自己还有很多个四年,可以和全国千千万万名春运志愿者一起,保持初心,无问西东,在接你回家的路上,一直守护下去。”

  除了祝福,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志愿者,有高中开始直到参加工作每年坚持服务的志愿者,有10多岁的“志愿二代”,还有因“暖冬行动”结缘的“志愿情侣”……他们用服务诠释着青春信仰,用双脚践行着志愿力量。 

关闭